内蒙古自治区寒旱区作物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 目标及主要任务

 (一) 主要目标

    1、建立我国最大的马铃薯、向日葵和燕麦病害的菌株资源库;

    2、内蒙古寒旱区作物病虫草害植保数据平台的建立;

    3、对内蒙古寒旱区特色作物重要的病虫草害的发生流行规律进行深入研究;

    4、提出内蒙古寒旱区特色作物重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并进行示范;

    5、为寒旱区作物抗病育种搭建一个快速鉴定育种材料抗性水平的平台;

    6. 针对寒旱区特色作物的不同病害,挖掘和开发微生物杀菌剂和共生菌(AMF)的菌株资源,并完善微生态制剂的大规模发酵工艺和菌剂制造技术。

 (二) 主要任务

    1、调查包括内蒙古在内的全国各地特色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情况,建立我国特色作物病虫草害数据库和数据平台,同时完成编写全国特色作物病虫草害的名录;

    2、采集全国各地特色作物种植区病害的病样,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存留菌株,最终建立起全国最大的特色作物病害菌株资源库;

    3、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继续对内蒙古寒旱区特色作物重要病虫草害的发生流行规律,病原菌的致病机制以及寄主的抗病机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4、在内蒙古寒旱区特色作物重要病虫草害防控单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于各种植区特色作物重要病虫草害防控轻简化的防控技术,集成后在合作单位所在的地区以及国家特色油料作物和燕麦产业体系的综合试验站进行示范;

    5、在已经建立的特色作物抗病鉴定体系的基础上,优化鉴定程序,缩短鉴定时间,形成一套快速而准确的鉴定特色作物大批量育种材料定向抗性鉴定的体系。

 二、 人员情况

 1、领导小组

 2、主要组成人员(15人)

 三、 依托单位条件保障

内蒙古农业大学将保障寒旱区作物保护工程中心需要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的实验条件。合作单位三瑞农科、中加公司和乌兰察布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所保障工程中心开展的各项田间试验和防控技术的示范。

    1. 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中心面积近200㎡,植物病害综合防治、微生物和生物农药研究室500㎡,农学院生物工程中心科研平台近100㎡。这些实验场所能够保证后续有关室内试验的顺利开展。

    2. 工程中心依托农学院生物工程中心,拥有超净工作台、荧光显微镜、倒置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小型台式高速离心机、核酸蛋白含量测定仪、多功能振荡器、超净工作台、无菌操作室等精密仪器设备和常规仪器设备。完全能够满足工程中心开展的各项实验工作。

    3. 工程中心将利用国家特色油料和燕麦产业技术体系的平台以及相关资源完成预定的目标。

    4. 内蒙古农业大学向日葵抗病高产创新团队成员、特色油料作物体系的病害岗位以及燕麦体系的虫草害岗位的团队成员将成为寒旱区作物保护工程中心的骨干科研力量。

    5. 特色油料作物和燕麦产业技术体系的专项经费将成为工程中心正常运行的主要经费来源,同时行业专项、双减项目、国家基金,内蒙基金将作为中心经费来源的补充。

    6. 寒旱区作物保护工程中心将加大和国内外的合作范围和力度。

    7. 三瑞公司,中加公司和乌兰察布农牧科学院将为工程中心所涉及的田间各项试验提供保障

 四、 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

    2014年,我们将专利“一种快速鉴定向日葵黑茎病的方法”的专利(专利号:ZL201110397732.5)转让给三瑞农科技术有限公司。和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植保所进行合作对向日葵螟的绿色防控技术进行示范和推广。2013-2015年累计推广面积546万亩,向日葵螟综合防治效果达90%以上,新增纯收益208345.7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